投訴、維權與房地產市場的發展,似乎始終是相伴相生的關系。又是一年315,除了一如既往聚焦典型案例、為合理訴求大聲疾呼,我們還希望發掘、傳播真正優質的安心品牌,幫助置業群體從源頭紓解房地產維權癥結。
樂居買房 陳天賜 發自北京
建筑質量、產品定位、戶型設計等等,是購房者評價一家企業、進而做出購房抉擇的重要影響因素。近幾年,產品系的概念越來越被各大房企提及,高標準化、規模化的體系孕育出一條硬、軟實力之外的第三賽道,逐漸為購房者所接受。
什么樣的產品力才能稱得上優質?產品力如何塑造才能深入人心?一條獨具特色,擁有十足市場競爭力的產品系又是如何煉成的?
掃描上方二維碼,進入品質315投訴通道
回歸居住屬性 好產品需要重構生活場景
打造一條明星產品系,進行全國的復制推廣,以實現業績增長。在“高負債、高周轉、高去化、高增長”的房地產大發展時期,這種打法無疑會給處在上升期的房企極大的助力。
據克而瑞發布的《2021中國房地產企業產品力》榜單,融創中國、綠城中國、中國金茂、萬科地產、中海地產、龍湖集團、金地集團、旭輝集團、保利發展、招商蛇口分列前十。產品系的發展助力房企業務升級,其進化歷程也為住宅市場作出革新與引領。
但過去的產品系,大多基于房企自身發展周期的考量,有“標準化、易復制、快周轉”的特征,且多以“風格化”加以區分。在樓市火熱,供不應求的市場環境下,這種打法有助于實現商業價值的最大化。
如今房地產進入“下半場”,客戶結構乃至客戶需求本身發生巨變。主打人居體驗、智能生活的服務性產品系愈發吸引購房者視線;重構住宅空間的使用功能和場景,回歸居住屬性,是維持產品競爭力,做出品質好房的不二法則。
而在這方面率先布局的,是華潤、保利等一眾央國企品牌。它們向來敢為人先,擁有雄厚的實力和高瞻遠矚的眼光,品牌影響力在購房者心中也有更高的認可度。
舉例來說,以城市綜合運營能力著稱的華潤置地,在成都打造了“華潤二十四城”,作為華潤百萬方城中城產品系列,走向全國。其“5.0躍境洋房體系”主打“躍”概念,設計全周期覆蓋的“X創變空間”,室內空間靈活多變,整體結構設計考究;首層躍層設計,頂層則通過局部挑高,使可用空間最大化。
保利置業引入“專筑文化地產”理念,打造POLY LIGHT產品力體系,包括“玥”“園”“譽”三大子系列。廣州“保利明玥晨光”項目是該系列的開山之作,融入更自然健康的公共空間,擁有更安心智慧的歸家體驗,展現更具人性關懷的產品細節,成為廣受矚目的新興產品系。
頂層設計支撐 央國企布局長遠“內力”大成
當居住屬性回歸,拋棄了過去泡沫化發展階段“四高”的特征,行業得以重新洗牌。央國企不僅率先布局,在頂層設計層面也牢牢把握主動權:思考新需求、確立新原則、制定新策略,甚至定義新房子,成為它們打造優秀產品力的“獨門秘籍”。
需求端的轉變,賦予房企大展身手的契機。未來,90后、00后成為購房主力,作為從互聯網里成長起來的新世代,不管是生活習慣,還是對智能科技的接受度,都截然不同于70、80后。這意味著,將房子建造成一個“plus版”的智能終端,將無限接近他們對生活場景的訴求。
這一點與中海“人的行為定義空間”理念不謀而合。看似語句前后顛倒,背后卻是中海對認知模型和產品理念的推倒重塑。只有深入思考購房者的需求及對產品的使用場景,才可以精準把握未來的發展前景,實現產品力的升級。
具體而言,這種升級體現在處處可見的細節處。如中海未來將實現的健康智慧空間,設計兒童、成人、老年人等使用場景;改善能源使用痛點,通過“小海同學”智能系統最大程度地實現節能和效率之間的平衡。
而這種升級,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。只有不斷調研市場,熟悉政策走向,輔以長遠的眼光和開拓的勇氣,才能在不斷試錯中掌握時代發展的脈絡,在激烈的產品力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。
這背后比拼的,既有房企的穩健性、資源整合能力、技術積累等基本面,也有對路徑依賴的擺脫程度和創新性。對于各方面都有深刻沉淀的央國企來說,邁開步子無疑要比謹小慎微更能打開市場,也能給予購房者品質的保障。(完)
樓盤點評
寫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