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剛剛過去的一年里,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了重大變化。“保交樓”仍然是房地產行業的一大關鍵詞,交付力成為衡量一家房企的重要指標。值此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之際,我們為購房者帶來頭部房企近一年來的實際交付情況與交房進展。頭部房企交出的滿意答卷背后又隱藏著多少艱難與壓力,可以從交付實錄中尋找答案。
樓市承壓,保交樓進展順利
據統計,在過去的一年里,保交樓工作取得了長足的進展。350萬套保交樓項目已實現交付超300萬套,交付率超過86%;3500億元的保交樓專項借款絕大部分已投放到具體項目,保交樓專項借款項目總體復工率達到99.9%。
但與此同時,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了重大變化,市場整體呈現出買方市場的趨勢。,房企面臨的挑戰也隨之增加。市場成交量仍處于相對低迷狀態,在這種市場環境下,房企面臨著巨大的銷售承壓和資金鏈緊繃的挑戰,進而影響了按時交房的能力
銷售承壓使得房企面臨著資金回籠的壓力。盡管政策放松了,但市場需求仍未達到預期水平,導致房企的銷售額依然不盡人意。低迷的銷售額意味著資金回籠速度放緩,加劇了房企資金鏈的緊張程度。資金鏈緊繃也直接影響了房企按時交房的能力。受到市場供求關系變化的影響,房企面臨著融資難度加大、融資成本上升的情況限制了它們的資金鏈能力,進而影響了項目的施工進度和交房時間。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,房企不得不應對銷售承壓和資金鏈緊繃所帶來的挑戰。
頭部房企是交房主力軍
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,雖然房企面臨著巨大的挑戰,但是頭部房企仍然展現出了強大的應變能力和抗風險能力。盤點近一年來頭部房企的實際交付情況,我們發現,盡管面臨著諸多困難和挑戰,但頭部房企依然保持著高效的施工進度和優質的工程質量,為消費者提供了滿意的交房體驗。
從具體房企來看,頭部房企仍是新房交付的主力軍。其中不少房企在如期交付基礎上實現了提前交付。其中,保利發展、中海地產、萬科地產等全年交房數量在20萬套以上。綠城中國在交付中實施產品品質“一號工程”和客戶滿意度“一號標準”,并堅持組織工地開放日、推行“一房五驗”。 作為央企代表的華潤置地2023年創新性地提出“高品質九觀”產品新標準,為房企高品質交付提供了高標準樣板。潮水退去,才知道誰在裸泳。順境中,優秀的品質很難被發現,而越是在逆境中、在風雪中,才能體現一家企業的擔當與責任。房企能否做到如期交付、品質交付,既是企業綜合實力的反映,也是社會責任的體現。
2024做好保交樓工作,防范化解房地產風險仍是重點
2024年伊始,住建部、金融監管總局聯合建立了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的通知,旨在更加精準支持房地產項目合理融資需求,緩解房企融資壓力。截至2月28日,全國31個省份276個城市已建立城市融資協調機制,共提出房地產項目約6000個,商業銀行快速進行項目篩選,審批通過貸款超2000億元。
值得一提的是,今年2月以來,各地的房地產項目融資“白名單”持續落地,成功獲批拿到融資的房企項目日益增多。碧桂園、世茂集團、旭輝集團、遠洋集團等均有項目成功獲得銀行實際的融資支持。
當前市場“信心比黃金更重要”,按時且高質量的交付,對于行業回暖以及購房者恢復信心起著很大的推進作用。對房企而言,保交樓成為履行社會責任和保持品牌力最重要的體現,各家房企紛紛全力以“付”。隨著改善時代的全面到來,購房者對開發商的交付品質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,越來越多優秀房企不再止步于如期交付,而是追求高品質交付,從風險管控、品質標準、服務跟進等多個維度,提升綜合交付能力,構筑企業在改善時代的核心競爭力。相信在各方努力下,房企融資環境將有所改善,有利于市場預期的穩定和保交樓工作的推進。
樓盤點評
寫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