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周熱點:
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日前發布的《2022年城市建設統計年鑒》顯示,超大城市增加了3個,特大城市增加2個。根據年鑒顯示,2022年共有5座城市實現“升級”,分別為武漢、東莞、杭州、合肥和蘇州,全國城區總人口在500萬人以上的城市達到19座。
11月21日,部分房企確認了知悉“房企白名單”的存在。據了解,50家房企白名單可能將包括萬科、龍湖、碧桂園、旭輝等規模房企,其中不乏已經出險房企。
11月24日,廣東省發文擴大消費,其中在穩定住房消費方面提出,優化住房套數認定標準、有序調整存量房貸款利率、全面推行二手房交易“帶押過戶”、支持廣深城中村改造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等。
據新華社消息,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發布通知稱,自11月23日起,深圳二套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由原來的普通住房70%、非普通住房80%統一調整為40%。同時,深圳市將享受優惠政策的普通住房標準調整為:住宅小區建筑容積率1.0以上(含1.0),且單套住房套內建筑面積120平方米以下(含120平方米)或者單套住房建筑面積144平方米以下(含144平方米)。
一周綜述:
上周樓市出現快速反彈,成交量終于站在合理區間內,據上海中原地產數據顯示:上周(11.20-11.26)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17.63萬平方米,環比增加735.26%。
區域表現上,浦東、閔行和嘉定表現突出,也是單區成交量超過1萬平方米的區域。浦東成交8.42萬平方米,幾乎占全部交易的一半,顯示出較高的活躍度。閔行成交排名第二,為4.00萬平方米。隨著項目入市,對區域交易起到良好支撐。傳統交易大戶中,嘉定表現相對穩定,上周交易恢復到1萬平方米以上,為1.67萬平方米,雖然表現沒有前2個區突出,但至少也開始進入狀態。總體來看,遠郊區域交易并不活躍,否則還可以讓成交量繼續向上突破。
隨著成交量恢復,交易產品回到正常格局,首次改善類產品發亮回歸。從成交前十榜單中發現,3-6萬元/平方米的項目占到6個。其余均為中高端改善項目,當然,10萬+的項目繼續出現在榜單上,不過排名位于第9,也回歸到合理狀態。此外,從榜單中發現,有5個項目單周簽約量超過百套,說明市場活躍度有所回升。
基于交易結構回歸常態,均價繼續回調,為59301元/平方米,環比下跌12.79%。
供應方面,上周繼續維持高速奔跑,一共有11個項目拿到預售證,入市總面積達到32.53萬平方米,環比減少18.56%。入市的項目中有3個10萬+的高價房項目,其中2個位于徐匯濱江的樓盤收到市場諸多關注,雖然認籌的入圍分數低于市場預期,但仍然觸發積分,很快會轉化為交易數據,預計會對全市均價產生一定拉抬作用。
從上周交易活躍的產品可以看出,“3字頭”“4字頭”項目降溫顯著,通常這些產品位于遠郊,在遇到市場調整相對而言沒有市區產品那么“抗跌”。同樣,近期有郊區的項目采取延期交首付的營銷手段,用來吸引買家,消除置換環節中的難點和堵點。能否取得效果還需要時間觀察。但短期可以看到的是,隨著供應量增加,一些近郊以及市中心的入市項目將成為成交支撐點。此外,上周深圳對普通住宅標準進行調整,對二套房首付比例進行優化,這也進一步加強對上海類似政策進行優化的預期。在這種期待下,觀望情緒或進一步提升,畢竟可以降低購房總支出。因此,月末的翹尾可能沒有預期中的那么明顯。
樓盤點評
寫評論